发布时间:2021-07-08 10:29:48 来源:
河西区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实践“数告访比”工作法,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度。
一、注重在“数”中找线索。一是巡前心中“有数”。巡察进驻前,区委巡察办商请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区审计局、被巡察单位主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指派分管负责同志向区委巡察组介绍被巡察单位有关情况。区委巡察组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确定重点关注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巡察工作方案,为现场巡察迅速、深入、精准发现问题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巡中抓住“数字”。从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会议纪要、上级文件、考核检查等材料中提取关键数字,经过对照分析发现问题。如:在巡察某单位时,区委巡察组调阅该单位《XXXX三年整治行动总结》,提及“累计检查146家次、发现隐患351项”,但提供的台账资料显示只有20家次检查记录,由此发现该单位存在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的问题。三是紧盯“关键少数”。巡察中,重点关注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管钱、管事、管项目等“关键少数”,瞄准“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从个别谈话中发现蛛丝马迹,从文件资料中发现隐藏病灶,从会计凭证中发现问题端倪,瞄准靶心巡深察细,让问题无处遁形。
二、注重在“告”上集民意。一是多措并举广而“告之”。为扩大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区委巡察组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宣传巡察工作,拓宽问题收集渠道。如:巡察某单位时,区委巡察组将巡察通知转发至所有相关微信群中,效果立竿见影,反映问题的电话络绎不绝,甚至有些群众还向区委巡察组递交了联名信。二是双向互动坦诚“相告”。区委巡察组在个别谈话时,将政治巡察的意义、巡察的重点内容、保密要求等向谈话对象全面告知,真诚地与其讲初心使命、讲党性原则、讲岗位职责,帮助其打消顾虑,让其敞开心扉,客观公正全面向区委巡察组提供情况,避免“话到嘴边留半句”,从而更高效地从谈话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从中发现问题。三是用心用情接待“原告”。区委巡察组每天对来信来访情况进行梳理,定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去伪存真,着力挖掘实质性问题。如:在巡察某街道时,区委巡察组组织召开了民意座谈会12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被巡察单位的意见建议,并与查阅资料和个别谈话的情况进行比对,形成相互印证的支撑材料。
三、注重在“访”上查实效。一是关注群众常“访”路径。在实地走访被巡察单位时,重点关注其服务群众的方式及环境,以此画出被巡察单位的大致轮廓。如:某单位自2021年1月22日迁至新址后,长时间不悬挂单位名称标志,楼内未设科室标识,地图定位仍是旧址信息,加之设置门禁系统,致使来访群众找不到、进不去,引发强烈不满。通过此表象问题,区委巡察组深挖细纠,发现了该单位大量问题。二是延伸拓展询“访”电话,捕捉“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如:巡察某单位时,为了检验其执法过程的规范性,区委巡察组在执法案卷中挑选出被重复行政处罚的单位4家,大额罚金1家,案情复杂1家,重复信访2家,列出问询提纲,通过电话询“访”,印证该单位执法过程是否规范、执法结果是否合规。三是假扮群众暗“访”实情。结合受理的信访举报等信息,巡察干部假扮办事群众,到被巡察单位的工作薄弱点、廉政风险点、矛盾集中点开展暗访。通过明察暗访相结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四、注重在“比”上看作为。一是政策文件与落实执行相“比”对。重点比照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以及中央和市、区委关于本系统本行业相关政策、部署要求与本单位落实执行情况,查找被巡察单位存在的薄弱环节。二是会议记录与财务账目相“比”对。通过择取被巡察党组织会议记录中关于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的相关信息,对比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庞杂的财务资料,发现问题。如:在巡察某单位时,通过对比发现,其下属事业单位于2019年向该单位党委报告组织两批赴上海、嘉兴的红色之旅,但在报销凭证中却显示报销了三次培训费用,与上会内容不符,存在擅自改变行程和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的嫌疑。三是同行业与系统之间相“比”对。注重察看被巡察单位的工作情况在全市同行业、同系统之间的排名情况,大致确定被巡察单位的整体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如:在巡察某单位时,发现该单位在一项检查中因排名倒数第一被上级部门通报批评。针对此情况,区委巡察组找到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个别谈话,经分析研判,发现该单位在主动进位、攻坚克难、完成重点工作等方面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