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8 17:51:37 来源:天津河西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公布了全国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其中,河西区“以新型空间构建高品质城市阅读服务体系创新引领全民阅读”案例入选。
作为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河西区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形成“一带两点四层面、多点支撑”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以健全和完善阅读品牌、阅读文化作为工作重心,不断探索创新,促进全区公共文化优质均衡、高质量创新发展。
河西区自2017年起积极推进“阅读新空间”西岸书斋建设,在全区打造高品位城市阅读服务载体,持续发挥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专业化、公共服务效能化、管理体系制度化。
河西区推动西岸书斋制度机制建设,运用需求反馈机制,实时掌握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全民阅读文化菜单”对位供给,并针对阅读服务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同时,对西岸书斋的工作目标、运营模式、建设条件、建设程序、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等作出详细规定,进而提升西岸书斋服务效能。
河西区以“西岸”为核心,建设不同主题阅读新空间,同时推动新型文化空间与多领域、多行业融合,形成独具特色、时尚的主题书斋。此外,河西区连续多年于各西岸书斋组织、策划、开展“西岸读书节”系列品牌活动,纳入“天津市民艺术节”“河西区民心工程”等项目,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活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受益人群达百余万人次。
目前全区共有55家西岸书斋,其中包括10家独立西岸书斋、3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式西岸书斋及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嵌入式西岸书斋,书斋实现“市-区-街道”三级通借通还。书斋将丰富阅读活动内容与提升思想文化内涵相结合,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职业背景的个性需求,深入推广延时阅读,打造全龄段、全时段、全领域的延时阅读体系,形成“10分钟阅读文化服务圈”。同时策划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活动,每年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活动800余场。
西岸书斋与景区、银行等社会力量联动,为读者提供多维度阅读体验。西岸天塔书斋总面积近千平方米,目前存书近万册,位于天塔257米高空的西岸天塔书斋·知道吧,是目前全国最高的阅读空间。新梅江文体中心西岸书斋利用现有资源定期举办面向儿童等群体的西岸主题文体活动。西岸书斋中信银行店作为本市首个以金融为主题特色的城市书斋,为居民提供了汲取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的“阅读驿站“。下一步,河西区还将在大型商场综合体公共空间内建设西岸书斋,推动实现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
河西区将西岸书斋融入社区楼宇,打造“家门口”的书斋,实现街道社区文化场馆功能升级。挂甲寺街西岸书斋、越秀路街西岸书斋面向社区居民全面开放,提供免费登记借阅,还定期组织读书会、培训讲座、手工制作等党群活动。同时,各嵌入式西岸书斋精心挑选涉及品德、教育、文化、科普等图书和绘本6500余册,并在社区医院接种疫苗留观区设置了绘本书架,将阅读延伸至居民生活的各个场景。
西岸书斋不断探索阅读空间运行新模式,智慧体验新空间以数字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天塔街西岸书斋采用“e书店+”模式,书斋内设立自助图书借阅设备,与河西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并与天津市新华书店总店共建天津市第一家24小时无人值守网络书店。同时以西岸书斋为试点,首创夜间延时阅读活动,每天免费开放时间早8:30至晚21:00,周末到21:30左右,满足了现代都市读者群的需求,用阅读温暖着整座城市。
作者:王兆春
通讯员:文旅宣
编辑:王兆春 许浩然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河西